|
全球首例转基因动物获准上市 研发公司曾近破产 转基因三文鱼,你敢吃吗? 我们似乎已经逐渐习惯了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等食物,然而,你敢吃转基因动物吗? 日前,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一种生长速度更快的转基因三文鱼走上餐桌,这是全球首例获准上市供人类食用的转基因动物。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称,转基因三文鱼与其他农场养殖的三文鱼在营养含量上没什么生物区别。然而,这似乎并不能缓解人们对转基因动物的担忧。谁将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转基因三文鱼能得到市场认可吗? 想要抗冻、更大的三文鱼 时间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早期。当时,一些加拿大渔民希望找到一种方式,能刺激三文鱼在寒冷的海水里也保持活力,繁衍旺盛。为此,纽芬兰的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如何在三文鱼体内注射抗冻的蛋白,这种蛋白质来自另一种海洋鱼类——大洋鳕鱼。 普通大西洋三文鱼的生长基因只在温暖的季节才起作用,这使大西洋三文鱼一年有一半的时间不能生长,这也是它们生长速度缓慢的一个原因。 研究人员把从奇努克三文鱼体内提取的生长荷尔蒙注入大西洋三文鱼的体内,再把从大洋鳕鱼体内提取的抗冻蛋白基因注入,这种抗冻蛋白就像三文鱼体内的“开关”一样,打开了三文鱼的生长按钮,让三文鱼可以源源不断地分泌生长荷尔蒙。这种转基因三文鱼即便在寒冷的环境里也能保持生长,生长周期缩短为一年半,体形也比普通三文鱼更大。而野生的三文鱼生长周期至少需要三年。 “我们以为,如果我们可以提高生长速度,这对于整个行业来说都是好事。因为这能让鱼更快进入市场,促进消费。”纽芬兰纪念大学的研究人员加斯·弗雷彻表示。他是最初参与这个实验的科学家之一。 上市推迟20年 研发公司几近破产 利用这一技术,美国一家名为 AquaBounty的生物科技公司开始生产快速生长的三文鱼。他们给这种鱼取名为“AquAdvantage(水优)”三文鱼。这家公司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梅纳德,他们从1995年起,就向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提交了“水优三文鱼”的上市申请。 然而,FDA一直未能通过这一申请,这大概也是FDA历史上审批时间最长的申请之一。由于一直不能获利,这家生物科技公司甚至几度濒临破产,公司的人员规模也不断缩减。 11月19日,好消息终于传来了。对于这家公司来说,这简直是一个巨大的惊喜,原来,他们几乎已经放弃通过的希望了。公司的CEO罗纳德·斯托提斯表示,“没有任何迹象告诉我们可能会在近期被通过。” FDA:人和动物食用转基因三文鱼安全 那么,为何如今会通过这一申请? 在通过的决定中,FDA表示,经过科学检测,这种三文鱼“人和动物食用都是安全的”,注入的基因并没有对鱼产生任何副作用,从营养成分来说也没有区别,称它们与其他养殖的大西洋三文鱼相比,并没有任何“生物学的不同”。 FDA甚至表示,这种鱼不需要被标上“转基因”的字样,可以像普通三文鱼一样上市销售。 该公司的合伙人鲍里斯·鲁宾斯基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名机械工程师,他表示,消费者们无需为这种鱼担心。“我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吃这种三文鱼的人之一,我现在还活得挺好的。” 不过,转基因三文鱼却被一些环保组织称为“科学怪鱼”,这个模仿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造出来的词,生动地展现出人们对这种鱼的恐惧感。 环保组织认为,这种鱼的泛滥有可能“污染”野生三文鱼的基因,甚至导致野生三文鱼灭绝。 对此,食品和药品管理局也做出解释称,这种鱼损害环境的可能性极低。这家公司只养殖了雌鱼和已经绝育的鱼,而且作为人工养殖的鱼,它们流入自然的可能性很低。 据了解,FDA批准这种转基因三文鱼上市还有附带条件,规定这种三文鱼的养殖只能在加拿大和巴拿马的两个封闭的陆上孵化场内进行,而不得在美国进行养殖。 美国人民欢迎它吗? 尽管鲁宾斯基打了包票,但并不意味着人们会像他一样接受转基因三文鱼。转基因三文鱼上市了,美国人民怎么看? 《华盛顿邮报》的调查显示,58%受访者拒绝食用转基因三文鱼。而在欧盟委员会的调查中,反对者的比例高达77%。 享誉全球的海鲜餐厅、波士顿的“合法海鲜”的老板表示,他对这种三文鱼持怀疑态度。“我不会在我们的餐厅使用这种三文鱼,我个人认为,对这种三文鱼可能对我们人体造成的影响也并不确定,无论是短期影响还是长期影响。” 纽约曼哈顿一家餐馆的行政主管斯蒂夫·林德尔也表示,他不会出售转基因三文鱼。“当先驱对我来说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在把这个给我们的顾客之前,我们得了解更多东西。” 美国众多超市经销商也表示,拒绝销售这种转基因三文鱼。 现在,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新的技术能让科学家们更精确地转变生物体的一些基因,加入有利的特性,去除有害的因素。 比如,研究人员正在尝试修正鸡的基因,让它们不会产生禽流感;研究人员还在尝试改善猪和牛的基因,让他们避免口蹄疫,或者刺激羊产生更高水平的微生物蛋白,能帮助治疗人们的腹泻。 然而,尽管转基因动物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操纵并改变其他动物的生物遗传密码,在道德上是否合理,依然存在着极大的争议。或许,这也将变成困扰人类社会的一个终极问题。 本版撰文/新京报记者 颜颖颛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权、著作权、肖像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021-62511200),我们会立即审核并处理。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