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控PM2.5 源头治污节能减排是根本
雾霾天气下,每个人都无法独善其身。在生态文明、美丽中国越来越被强调的今天,雾霾天气丝毫轻视不得。雾霾灾害同样考量着有关部门的危机应对能力和公共服务意识。
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持续遭遇严重的雾霾天气,大雾造成严重空气污染,多地PM2.5值濒临“爆表”,北京城区PM2.5值曾一度逼近1000。据悉,雾霾势力将进一步向南北扩张。
如此全国大范围严重空气污染,实属罕见。虽然节能减排一直被列入宏观调控的内容之一,但近半个中国的雾霾天气无疑让人们看到,节能减排的任务还远未完成,在经济转型期如何防控PM2.5已经迫在眉睫。
有人说PM2.5之害猛于虎,此话现下听起来一点也不过分。如果说应对其他灾害性天气人类多少还留有余地的话,那么在雾霾面前我们显得相当捉襟见肘,甚至毫无准备。雨雪冰冻的极端恶劣天气,人们还可以选择不出门,可是谁敢说不呼吸空气呢?雾霾天气下,每个人都无法独善其身,网上流传着各种“吐槽”,戏谑中透着的更多是无奈。事实上,雾霾灾害考验的不仅是人们的呼吸系统,也同样考量着政府有关部门的危机应对能力和公共服务意识。
从源头上治污、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是防控PM2.5之本,但这终究是长期规划。回归到当前的现实问题,面对眼下挥之不去的严重空气污染,政府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公共职能,来帮助公众减少呼吸污染空气的机会,尽可能地降低PM2.5浓度,此时此刻,这显然比空谈什么远景规划更重要。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这样的严重污染天气下,我们有没有必要给孩子放假,让他们尽可能多地待在家里?我们是否应该建议企业,采取调休、轮休的形式,给员工放假?我们有没有通过手机短信、政府公告的渠道,提醒市民“尽量宅着”,出门要戴口罩?不少地方从民众到政府部门,都没当回事。
同样值得拷问的是,对那些增加空气污染的企业和行为,政府有没有及时采取措施?相关数据表明,北京PM2.5的污染源中,机动车的排放占22%,煤炭污染占16.7%,工业喷涂占16.3%,城市扬尘污染占16%。既然污染源很清楚,就可以有的放矢,进行必要性干预。比如说,根据北京市的相关规定,在极重污染日,要求在京机关企事业单位停驶30%公务用车,施工工地停止土方施工,冶金、建材、化工行业污染减排量上升到30%,那么公众有理由追问:这“两个30%”的预案都启动并得到落实了吗?
在生态文明、美丽中国越来越被强调的今天,雾霾天气丝毫轻视不得。在“雾都”伦敦,雾天曾经有过惨痛的教训:1952 年冬天,由于空气污染严重,英国伦敦浓雾持续一周不散,这期间有4700多人因呼吸道疾病而死亡,浓雾散去之后又有8000多人相继丧命。在雾霾灾害天气下,如何完善政府公共服务,与百姓共呼吸,值得深思。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权、著作权、肖像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021-62511200),我们会立即审核并处理。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