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陆为弥补半导体产业技术短板疯狂“挖角”抢人才
导读: “21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而在最近一段时间,国内的很多半导体企业正在身体力行地验证这句话。他们正在疯狂地对准韩国、日本、美国等地区的半导体人才“挖墙脚”,并且从现在他们取得的成绩来看,别人的老本都快被我们给掏空了! OFweek电子工程网讯 “21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而在最近一段时间,国内的很多半导体企业正在身体力行地验证这句话。他们正在疯狂地对准韩国、日本、美国等地区的半导体人才“挖墙脚”,并且从现在他们取得的成绩来看,别人的老本都快被我们给掏空了。
我们是如何挖韩国、台湾半导体行业“墙角”的
因为海力士和三星的存在,韩国的半导体行业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而现在即使中国大陆半导体行业“挖墙脚”的行为惊动了韩国政府,他们还是对人才的流失毫无办法。 根据韩国《亚洲经济》报道,尽管连政府调查机关都已经出动,严防国内半导体尖端技术外泄,但是依然难以阻止人才和技术的流失,比如退休人员再就业就很难监管。甚至还有很多韩国人在帮忙:一名曾担任过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高管的韩国人,两年前成立了一家资源外包公司,也就是俗称的中介,主要业务就是从韩国企业中挖来人才,再送往国内企业。
而大陆半导体企业具体的挖角方式显然就是金元攻势了,据说国内企业为这些人才开出的年薪是韩国企业的3-10倍,同时还提供住房和车,并承诺解决子女教育问题等。 这种挖人的情况也不仅仅是对韩国,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发生,比如说半导体行业的另外一个“重镇”台湾,就在今年年初爆出大量半导体企业高管、技术人才被大陆企业挖走。比如华亚科有多达百名工程师集体跳槽到紫光集团入股的长江存储和合肥长鑫,甚至包括前南亚科总经理、华亚科董事长高启全,还有南亚科前营运支援副总经理施能煌等人。
至于薪资方面,他们表示到大陆之后“高个2倍没有问题”,至于能否达到在台湾的3
倍薪水,可以再谈谈看。
不就为了个芯片么,有必要这么拼?
其实我国发展半导体行业也已经有很多年了,在投入方面也同样很大,但是暂时距离世界顶级水准还有距离,甚至还闹出过汉芯造假等业界笑话,这就让人不得不怀疑一下:这样盲目挖人的行为是不是一种资源浪费?先不说能不能反超美日韩,半导体行业有那么重要么? 其实这种质疑从未中断过,很多人表示现在经济全球化,追求所有技术自产是不现实的,各个国家互相合作才是最好的做法。但是这种说法可能在其他行业中有道理,在发展半导体行业却不对,一组简单的数据就能清楚地读懂这背后的意义:2016年我国的贸易通据数据中,“半导体等电子零部件”的贸易逆差达到1664亿美元,远远超过“石油及原油”的1143亿美元!
并且这也不仅仅是钱的问题,美国的“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2017年1月曾向时任总统的奥巴马提交了一份《确保美国在半导体领域的领导权和主动权》的报告,委员会成员包括英特尔、高通和摩根大通等集团。他们表示半导体行业是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的基础,深切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安全和利益,所以绝对不能让出领先地位。
看看对手有多么忌惮我们 在开始“挖墙角”之前,大陆企业并不是没有试过其他方法来完成技术升级,比如紫光集团就曾经和美国内存巨头镁光科技商谈过并购,但由于阻碍重重,导致并购计划落空,最后镁光被台湾企业并购,并且后续紫光想收购台湾科技产业也屡屡遭受挫折。 即使是本文中一直没提到的日本也一直很忌惮国内半导体行业,大家可别忘了不久之前当有消息称鸿海集团即将收购东芝半导体时,日本方面就连忙出面说不能卖给中国企业。甚至在商业合作上,中国半导体行业也是处处被设防,美国方面也一直拒绝在中国投资半导体,即使我们技术工艺方面现在仍然远远落后美国。
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内企业才选择另辟蹊径,用挖墙脚的方式来弥补技术短板。
现在我们很缺人才
近年来我国半导体行业正处于即将爆发的临界点,2014年6月出台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中提出了具体目标,到2015年电路线宽28纳米制造工艺实现规模量产,到2020年14纳米制造工艺实现规模量产,而到2030年,集成电路产业链主要环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而在即将到来的2018年,不仅仅是华力微电子、SMIC中芯国际等老牌半导体公司由28nm冲击16/14nm的关键时间点,而且也是多数新建厂的投片计划时间,比如长江存储科技、福建晋华半导体、清华紫光、以色列塔科马(在我国有投资晶圆厂)以及合肥长鑫半导体等。多种因素叠加,人才和技术的积累就显得更为重要和急迫了。
并且在逐年增长的投入方面来看,我们也确实等不起人才培养了,根据SEMI(全球半导体装备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全球Q1季度半导体设备支出金额为131亿美元,韩国以35.3亿美元的份额位居第一;台湾省投资金额34.8亿美元,大陆地区则是20.1亿美元,同比增长25%,排行世界第三,甚至我国政府还计划到2025年投入最多1万亿元来发展半导体产业。 这种军备竞赛中,产业成熟、人才培养显然是等不及了,所以近年来,国内厂商才开始用并购、挖人等方式来加快追赶的脚步。至于我们的目标?美国人是这么说的:中国国产芯片在2025年将占据70%的市场份额。 (OFweek)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权、著作权、肖像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021-62511200),我们会立即审核并处理。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