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资本涌向欧盟
在中国经济放缓而欧债危机加深的情况下,中国为何对欧盟的投资非但不降,反而增长如此之快?
根据近日私募股权投资公司A CAPITAL发布的最新龙指数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国企业对海外直接投资同比增长迅猛,涨幅高达67%。若按交易额计算,今年第二季度中企在对欧洲直投中的并购交易总额上升到超过50亿美元;若与北美市场相比,中企在北美同期并购交易总额尚不足30亿美元。之前更有三一集团控股收购德国Putzmeister公司、三峡集团收购葡萄牙EDP公司21.35%股权等超大手笔的抢眼新闻。显而易见,欧盟已成为中企海外投资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然而与此同时,欧盟委员会却对华多种产品进行“双反”,6日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决然立案,进行反倾销调查。仅光伏产品一项,涉案金额就高达1,300多亿人民币,更不用提之前的欧盟航空碳税之争。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解读中国资本的“热脸”与欧盟市场的“冷屁股”?在中国经济放缓而欧债危机加深的情况下,中国为何对欧盟的投资非但不降,反而增长如此之快?
诚然,常态是在本国经济形势上行情况下,对外投资也跟着上行;如果该国出现危机,他国对其直接投资的倾向也就大大降低。一般一国的国内经济放缓,而另一个还处于危机,这个国家的资本极少会给另一个国家增加直投。我们现在看到的却是中国和欧盟间的这个反常态的经济现象。笔者以为解释的理由不外乎有三:
中国严重“过剩”的资本亟需寻找出路。正是由于中国国内经济放缓,而中国资本,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的资本又是严重“过剩”,过剩的中国资本在国内越来越难以找到在国企决策者看来是“最佳”的投资项目,这般,基于资本的逐利性,这些资本把目光转向海外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加上此次的欧洲,由于欧债危机久而未决,众多欧企流动性短缺,急需外资注入。中企和欧企,可谓“对上眼儿”了。
加上欧盟算是比较稳妥的投资场所。北美市场鉴于与中国市场的相似性和一定程度的排他性,对中国资本的需求和磁力自然都不如欧盟。而欧盟虽危机,但与世界其它地区如非洲相比,还算是稳定可靠的投资场所。中国对外投资的一个重要部分投到了非洲,收益也颇丰,但由于大部分非洲国家现阶段依然还是处于政治动荡、社会不稳、经济无序的状态,所以不少中国企业在追加投资的选择上,很自然就选择了欧盟。欧盟的法律体系与保障体系都相当完善,还是世界上工业化最早的地区,社会机制极其健全和成熟,人员素质也高。这一切都对吸引中国资本进入欧盟市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再者,人民币和欧元这两种货币走势逆向而行,是中国资本投向欧盟的直接推动力。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大幅度升值:美元兑人民币的中间价从2008年元旦的7.2996到今年9月13日的6.3338,人民币升值高达15.25%;而欧元大幅度贬值:欧元兑美元的中间价则从2008年元旦的1.4605到今年9月13日的1.2912,欧元贬值达11.59%。2008年元旦欧元对人民币的中间价为10.6611,而今年9月13日是8.1779,下降了23.29%。这一升一贬,无疑对持有中国货币的中企直投到欧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吸引力。
那么,在欧债危机并没有好转的迹象下就向欧洲增加投资,是否会增加风险?在笔者看来,不存在太多的远期风险,主要缘由是欧债危机只是国债危机,而非经济危机。
欧债危机是欧盟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主要是南欧穷国负债北欧富国,即希腊、意大利和西班牙、葡萄牙等国欠德国、法国等主权债务;假设我们将欧盟或欧元区看成一个整体来进行核算的话,可以看出其“对外国家债务”微乎其微。小部分国家如西班牙面临的是银行危机,也就是流动性危机,由于该国十余年来一直对房地产进行高投入,有一定程度的地产泡沫。但近期而言,只要注入流动性,西班牙燃眉之急即可解。因此,欧债危机并非经济危机,欧盟的整体经济形势依然没有大的危险,尽管部分国家已经进入衰退或滞涨期。欧债危机是内生的,是欧盟各国在统一的过程中,各国间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民族等矛盾的纠结所致,最终这些矛盾可以在欧盟内部化解。
然而,虽不存在太多的远期风险,但中企直投欧盟毕竟还是存在近期乃至中期的重重风险。欧债危机可以由欧洲人自己加以解决,但各国由于各自的利益不同而各自打着“小九九”,因而欧债危机解决的时间表恐怕当下无人能够给出。这就给这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中企长期投资者埋下了近期和中期的风险伏笔。加上欧盟各国法律虽健全但繁文缛节多如牛毛、大部分国家工会力量强大、政府部门官僚主义严重,因而欧盟存有诸多的“隐形成本”和“隐形风险”,这些经常为部分中企所忽略。实际上,已有不少的中企在投资欧盟的过程中吃了“哑巴亏”。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中国企业还在拿中国资本的“热脸”去贴欧盟的“冷屁股”?不难看出,中国海外投资的主体还是大型国有企业。前文提及的三一重工其实也不能算是100%的私企,它和联想一样,是中国特有的企业形式,笔者将其介于国企与私企之间。大蓝筹企业如中石化、中投和长江三峡集团的大手笔,更加夯实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国企依然是推动中国海外投资的主要力量。尽管2011年上半年民企在海外投资项目数量上超过国有企业,占总数的60%;然而,2012年上半年,民企投资的海外项目只占总数的34%。 (财富中文网)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权、著作权、肖像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021-62511200),我们会立即审核并处理。
|
友情链接 |